据GLII发布的《2014年中国LED芯片产业调研报告》数据显示,2014年中国LED芯片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20亿元(不含港澳台地区),同比增长43%。其中,国内芯片厂商规模突破100亿元,台湾芯片厂商规模20亿元。2014年,国产LED芯片产值规模与台湾(含大陆工厂)持平。
全年芯片行业增长超预期,究其主要原因,一、技术水平提高,光效提升,同面积外延片切割芯片数量增加;二、蓝绿光芯片的PSS衬底使用率从七成提高到九成以上;三、MOCVD总开机率和总产能利用率快速提升;四、国内芯片客户接受度提升,国内芯片替代进口,国产芯片市场需求增长迅速。
2014年,本土LED芯片企业竞争激烈,投产扩建频繁。三安光电仍稳居行业龙头地位,同方和德豪产能不断释放,产量得到提升,华灿光电犹如一匹黑马,营收规模飞速增长。
1、三安光电
三安光电总得分97.6分,排名第一。
三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(600703.SH)成立于2000年,是目前国内成立最早、规模最大的全色系超高亮度发光二极管外延及芯片产业化生产基地,公司LED业务主要产品涵盖蓝宝石、外延芯片、封装器件、照明应用,产业化基地分布在厦门、天津、芜湖、淮南、泉州等多个地区。
三安光电目前成功申请并获得600余项国内外发明专利及专有技术。在收购美国流明公司、携手首尔半导体公司后,三安以领先技术和海外企业成熟的销售体系为依托,迅速打开海外市场,并逐渐成长为具有综合竞争实力的国际品牌供应商和全球LED产业分工的领军企业。
2014年前三季度,公司实现营收34.8亿元,同比增长32.3%,预计全年公司总收入将接近50亿元。
GLII认为,三安光电是国内产业链布局最为齐全的LED企业,其芯片以高性价比在国内市场具备较高的生产竞争力,未来其市场份额将会进一步提高。
2、同方光电
同方光电总得分81.8分,排名第二。
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(600100.SH)成立于1997年,2008年正式进入LED产业,目前初步形成从材料、外延芯片、芯片、封装、光学设计及应用的完整产业链。目前公司已布局北京、江苏、广州、浙江四大生产基地。
上游外延芯片方面,公司依托清华大学的科研实力并结合中科院、部分台湾地区研发团队,成功掌握了芯片的关键技术,并申请国内外专利近百个。公司中小尺寸芯片现已被各大封装厂家认可,目前其芯片产值规模仅次于三安。
2014年前三季度,公司实现营收163.46亿元,同比增长2.87%,全年公司LED业务营收有望超过15亿元,其中LED芯片业务收入将超过9亿元。
GLII认为,同方股份涉及业务领域较多,LED业务收入占比不足10%,成长空间较大。同方光电是上市公司同方股份的子公司,资金背景雄厚,主营白光芯片的研发、生产和销售,生产基地主要在江苏南通(2013年,北京基地机台已迁至南通)。目前公司MOCVD数量为59台,排名全国第五。
3、华灿光电
华灿光电总得分81.1分,排名第三。
华灿光电股份有限公司(300323.SZ)成立于2005年,是国内领先的LED芯片供应商。公司致力于研发、生产、销售以GaN基蓝、绿光系列产品为主的LED外延材料与芯片。
2014年,公司的重大研发项目取得不断进展,倒装芯片“燿”系列,高压芯片“熠”系列和背光芯片“灿”系列的开发成果显着,得到客户的充分认可。前三季度,公司实现营收5.2亿元,同比增长153%。
GLII调研显示,截止2014年底,公司MOCVD设备100台左右,公司产能达到45万片/月。
4、德豪润达
德豪润达总得分79.5分,排名第四。
广东德豪润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(002005.
SZ)成立于1996年,2009年通过收购广东健隆达的LED资产进入LED产业。目前公司已完成了全国范围的产业布局,形成了具有上游外延片、芯片,中游封装,下游照明、显示屏、背光等应用的一体化产业格局。
德豪润达旗下全资及控股企业共计30余家,员工20000余人,拥有八大研发与制造基地,分别分布在珠海、深圳、中山、惠州、芜湖、扬州、蚌埠、大连。公司专利持有量达到1300余项。
受益于LED芯片和应用业务快速发展,德豪润达LED业务营收占比已超过公司总收入的50%。2014年前三季度,公司实现营收22.7亿元,同比增长16.7%,预计全年公司营收超过30亿元。
GLII调研显示,目前,公司拥有MOCVD数量90多台,且设备均为4寸机,2014年公司LED芯片业务收入实现成倍增长,公司在国内芯片市场的市场占有率得到提升。
5、乾照光电
乾照光电总得分74.6分,排名第五。
厦门乾照光电股份有限公司(300102.SZ)成立于2006年,主营红、黄、橙四元系LED外延片、芯片以及高性能砷化镓太阳电池,是本土芯片企业中红黄光芯片规模最大的企业。公司芯片生产基地主要布局在厦门和扬州。
2014年前三季度,公司实现营收3.26亿元,同比减少3.21%。
GLII调研显示,2014年,公司机台没有增加,受显示屏市场需求乏力影响,公司营收规模增长缓慢。不过凭借公司深厚的红黄光芯片技术沉淀及其规模优势,公司仍稳据国内红黄光芯片市场第一的地位。